148,让人震惊的战争结局-《战国大权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李建沉吟半晌,道:
    “外臣觉得,太子殿下多少是有些过于担心了。”
    “公孙子楚性格谦和得人喜爱,又是殿下唯一的嫡子,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。”
    嬴柱哈哈笑道:
    “这是自然,不瞒李卿说,寡……本侯将来登基之后,也会想办法给他铺铺路。”
    “但不管怎么说,多一重保险总是更好的,李卿觉得呢?”
    李建笑着点头,道:
    “明白了。”
    “不瞒殿下说,就凭我和公孙子楚的交情,将来他若是有需要的话,我必然是会全力推动赵国支持他登基的。”
    嬴子楚,一个比较庸碌的秦王。
    在历史上,嬴子楚对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一个叫做嬴政的儿子。
    第二大的贡献就是登基之后死得早。
    作为赵国人,让嬴子楚这样的庸才成为秦王,李建完全没有任何意见。
    嬴柱得到李建的回答,明显松了一口气,笑道:
    “坦白说,子楚这个孩子的才能是比较有限的。”
    “但是,他的孝心可嘉,无论是对本侯夫妻,还是对待赵姬母子,都挑不出任何的毛病。”
    “李卿啊,若是你有这样的儿子,想必你也会非常满意吧。”
    李建沉吟片刻,认真的做出回答:
    “孝子和才子之间,我确实是更喜欢孝子一些。”
    人嘛,肯定都想着自己开心。
    儿子再有才,天天把自己气个半死,这怎么开心得起来?
    很多时候,父亲考虑问题的立场和孩子考虑问题的立场是完全不同的。
    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帝明知道某个孩子更出色,但最终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平庸的孩子继位。
    出色的孩子,就好像是一把锋芒毕露的绝世宝剑,太容易伤人,连父母都不例外。
    在李建答应了这件事情之后,嬴柱放下心来,对着李建道:
    “李卿,你可以放心。本侯会在接下来的廷议上支持你的提议,让秦赵两国共分韩国成为现实。”
    这回,高兴的变成了李建。
    李建朝着嬴柱拱手称谢:
    “多谢太子殿下。”
    嬴柱哈哈大笑了起来:
    “今日一会,本侯深感和李卿之间的相处实在投缘。”
    “李卿啊,你将来若是想要前往大秦,而届时本侯又已经成为大秦之王。”
    “那本侯可以向你保证,大秦相邦之位,非你莫属!”
    李建微微眯起眼睛,看着嬴柱。
    坦白说,面对这样的招揽,谁能不心动呢?
    大秦!
    这对于任何一个华夏人来说,都是记忆中难以抹去的王朝。
    第一个大一统王朝,华夏真正归一的开始。
    只是……
    李建的脑海中,浮现前世的一幕幕。
    无数赵军将士,在和秦军的交战中奋战而亡。
    无数赵国百姓,在战火的废墟上痛哭失声。
    无数黑色坟墓,在山包上静静矗立。
    李建叹息一声,道:
    “太子的好意,李建心领了。”
    “只不过目前李建在邯郸还是很开心的,并无改换门庭的打算。”
    嬴柱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,笑呵呵的说道:
    “本侯知道,无妨,等哪天李卿想来的时候,尽管前来咸阳便是。”
    两人的闲谈中,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。
    让李建有些惊讶的是,原来嬴柱还是一个艺术爱好者。
    尤其是诗词歌赋,嬴柱更是喜欢不已。
    或许是喝多了,又或许只是纯粹的想要在嬴柱面前装一波。
    总之,李建随口就做了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搬运工。
    李杜白的绝世明诗,虽然跨越千年时空,但效果依然是绝杀。
    嬴柱直接听得双目放光,大呼过瘾。
    原先那太子的风范也全数消失,拉着李建就不肯防守,说什么都要让李建再多做几首诗词。
    李建几次告辞想走,却被嬴柱一再挽留。
    终于,李建无奈之下,只能留在太子府中过夜。
    “真是造孽啊,没事抄什么诗啊!”
    躺在陌生的房间之中,李建揉了揉眼睛,忍不住嘀咕了起来。
    突然,房间之中一声响动,似乎是有脚步声响起。
    李建吃了一惊,下意识的坐了起来。
    “谁?”
    一声轻笑传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