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七章:见识何物-《大唐好男人李元霸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第五百三十七章:见识何物
    军器监的刀具是活生生的实例。
    再有儒家一对比。
    技艺失传的原因再清晰不过了。
    李渊点头赞同:“有理!”
    其实。
    技艺失传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者不够重实。
    没有让足够多地人来从事技艺之学。
    当然。
    这话。
    现在还不是说的时候。
    得等机会。
    让唐朝改弦易辙。
    对科技百倍重视。
    得到李渊的认可。
    李元霸信心更足了:“皇上。
    臣和叶大师他们商量过了。
    若是皇上允许臣从国子监里找一批人来军器监。
    叶大师他们就会给他们传授技艺之学。
    倾囊相授。
    刀具那样的事情就不会再出现。
    “以皇上的英明。
    一定能看到。
    这是一件开天辟地地大事。
    从此以后。
    宝贵的技艺不会失传。
    有了传人。
    以他们的聪明才智。
    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一蓝。
    做出更好的东西。
    要造出比火炮更厉害的武器。
    又有何难?”
    技艺。
    统治者不够重视。
    并非不知道其重要性。
    若是陶弘景没有发明“灌钢法”。
    使得钢铁的产量骤然增加。
    唐朝地钢铁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。
    唐军就不可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地着甲率。
    就不可能有陌刀。
    就不会有无坚不摧的重装步兵了。
    一席话说得历来稳重地李渊不住拍额头:“太子说的很有道理。”
    不是李元霸说得动听。
    而是说得在理。
    由不得他不服气。
    李渊兴致很高。
    憧憬起来:“真要如太子这么说地话。
    技艺将在大唐大放异彩。
    太子。
    这事得这么办:读书人一心想做官。
    要他们来搞技艺。
    就算朕下旨了。
    他们也未必愿意。
    凡愿意到军器监的人。
    朕升他们两爵。
    干得好地。
    以后重重有赏!”
    这事。
    李元霸也想到了。
    想的是先说服他同意。
    然后再恳请李渊给这些人功名官身。
    没想到。
    李渊如此可人。
    居然一升就是两爵。
    远远超出李元霸预期的一爵。
    李渊太可爱了!李元霸真好亲他两口。
    喜滋滋的道:“谢皇上!”
    “父皇。
    县馆那些不能进入国子监的生员。
    若是他们愿意到军器监做事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