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,借据已经取来!” 去户部取借据的方军的声音在东暖阁外响起,王承恩立刻到了门外将一个信封取了过来呈给了崇祯。 崇祯取出里面的几张纸,纸张黑色,微微泛着豪光,内容清晰可见,和毕自严所说无二。 但是借据上只是记载了具体时间和金额,以及商号,并无经手人。 见众人疑惑,毕自严低声道:“陛下,臣之所以确定这是真实记载,就是因为这些借据所用纸张。” “羊脑笺。” 李若涟的声音也响起:“陛下,这几张借据是东厂专用的秘密奏章所用纸张。 这种纸张是瓷青纸的升级版,是用羊脑和顶烟墨窨藏,经一定时间取出涂於瓷青纸上,砑光成笺,墨如漆,明如镜,制以写金,历久不坏,虫不能蚀。 这上面的字虽然不是用泥金所写,但这纸张绝对不可能外传。 而且到了天启三年,为了节省支出,内府造纸坊被裁撤,磁青笺、金粟笺、砑花笺、五色洒金笺、羊脑笺等宫中御用纸张就不再生产,只保留了日常政务批答所用的素白宣德纸。 所以说,这些借据大概率是真的,且是东厂的某位提督暗中所写。 既然没有记录在赋役黄册之中,且又极其的隐秘,很显然是碍于朝廷的威严和脸面,但所经手之人又不想此事被历史尘封,于是就暗中以此种方法记录了下来。 如果按照这个推测的话,那么或许只有当时的东厂提督陈矩和卢受、李实等人所写了,因为这几人的风评还算不错。” “李指挥使慧眼如炬!” 毕自严连连点头,看向崇祯:“陛下,李指挥使所言,臣比对过,前几张的确是陈矩的笔迹,后几张乃是卢受的笔迹。 陈矩此人算是东厂提督中的异类,此人九岁净身,嘉靖三十八年入司礼监,万历十一年掌司礼监,二十六年兼任东厂提督,万历三十五年去世,神宗赐谥‘清忠’。 他在任期间调解党争、约束厂卫,裁撤冗余番子一千两百余人,规定‘凡缉事必具实迹方可拿人’且建立案件复核制,诏狱死亡率从七成降至两成,继任者卢受延续陈矩相对克制的作风。” 众人恍然大悟。 第(1/3)页